教学目标:
1.熟悉歌曲旋律,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手与手不断叠加的动作。
2.手眼协调的做动作,感受音乐诙谐幽默的风格。
3.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温馨与快乐。
教学准备:
CD、幼儿用书
教学过程:
一、出示音乐用书,让幼儿观察,整合已有经验。
1.提问:看看画面是有什么?(小朋友和蚊子)他怎么了?(蚊子咬他了)被蚊子咬了以后他会怎么样呢?(痒痛)会发出什么声音呢?(幼儿自由答)
2.教师用儿歌语言总结幼儿的回答。(哎呦喂,咋点啦?有只蚊子咬我啦,快点快点上来啦)
二、熟悉歌曲旋律,探索歌曲内容的相关动作。
教师:这画面里还藏着一首歌曲呢?
1.教师范唱歌曲一遍
2.让幼儿边拍边念歌词。
3.随音乐一起跟唱。(幼儿跟唱2遍)
4.根据歌曲创编动作。教师: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歌曲中的歌词?
让幼儿边做动作边唱,练习3遍。
二、练习手与手的叠加动作。
1.这首歌曲我们还可以边唱边做游戏呢,怎么玩呢?
2.观看书本上的图片,并学习手与手叠加的动作。
教师:看图片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把手叠起来的?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做做。
3.两两结伴边做边唱手与手的叠加动作。
三、观看视频,尝试玩游戏。
1.播放视频,让幼儿观看视频。
2. 讨论游戏玩法: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换手?唱到“快点快点上来吧”时,怎么样做动作,哪个手?怎么样才能逃开不被蚊子叮到呢?(最下面的一只手“飞”上去,最后唱到“啦啦啦啦啦啦啦”时,所有手一起藏在背后。)
3.尝试玩游戏。(让幼儿两两结伴,边清楚唱边做动作)
4.完整做游戏,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。
活动延伸:
让幼儿三个或者四人玩游戏,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。
评论